第十一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石家庄举办
新闻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浏览人次:0

2016年全球产值将达420亿美元

益生菌产业担当食品行业健康转型先行者

第十一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石家庄举办

       近十年来,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特征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人们也开始认识到益生菌在微生态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益生菌-肠道菌群-宿主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深究。学术上的百花齐放让这一产业在我国的年均增速保持在15-20%之间,始终高于中国食品工业的增长速度。在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中,益生菌相关产品也是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有数据显示,2014年益生菌产业在全球创造了288亿美元的产值,预计2016年将增长至420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了解益生菌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把脉行业发展趋势,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食品学会承办的“第十一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5月26-27日在石家庄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学术界代表以及企业界、媒体界的人士共计3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王喆巡视员、河北省科技厅李从民副厅长以及河北科技大学贾英民副校长等参加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加拿大、爱尔兰、荷兰、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专家与会分享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益生菌与疾病预防,以及益生菌功能性研究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孟素荷理事长在会上表示,拥有“营养与健康”双重基因的益生菌产业在中国短短十几年的成长,目前已发展成为带动中国食品工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一股不容小觑的驱动力,这也表明中国的食品工业需要加快向营养与健康方面的转型。

益生菌产业——供给侧改革之路上的有益借鉴


       中国益生菌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从发展之初就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为其夯实科研基础。2005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成立,集结了中国最优秀的行业领域科学家,从学习国外前沿基础研究开始,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益生菌领域的科学研究的“成功之道”。十一年过去了,我国乳酸菌领域的科学家通过自身的努力,用一篇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和一个个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逐渐与国际接轨,部分研究成果在食品工业中成功转化,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成长。
       科部农村科技司王喆巡视员在会上表示,科技部始终高度重视我益生菌产业科技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部署安排了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了产业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升级,缩短了我国益生菌制品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从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发挥地方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强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五个方面,全面推动各地方、各部门、各类创新主体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推动我国科技的全面进步与创新。
       由此可见,对于益生菌领域的科技投入在未来将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益生菌产业作为科技在食品工业中完美体现的“典范”,将不断优化现有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为食品工业的供给侧改革之路提供有益借鉴。

基础研究——深度聚焦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

1、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研究不断升级

       会议期间,来自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开发部首席研究官Catherine Stanton围绕对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及宿主健康的影响,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据他介绍,肠道微生物自身能够产生包括VB、VK等营养素,还可以产生大量有益于健康的代谢产物,此外,有关微生物能够产生神经活性功能分子的证据也被逐渐发现,这些活性分子起到调节肠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输的作用,进一步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高致死性癌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肠道细菌和炎症性菌群失调会加重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来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研究成果为预防和治疗结肠癌开辟了新思路,以多年动物试验数据为基础,摸索了使用益生菌来减少结肠癌的切实方法,并探究益生菌预防结肠癌发生的机制,为益生菌能够预防结肠癌提供了科技支撑。 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全球健康与营养科学研究团队高级科学家Anna Lyra 博士介绍了有关益生菌对人体临床功效的最新研究,包括:嗜酸乳杆菌NCFM缓解内脏疼痛而支持肠道健康;口服嗜酸乳杆菌La-14和鼠李糖乳杆菌HN001后在阴道上皮定植从而支持女性健康;乳双歧杆菌Bl-04抵御鼻病毒挑战而支持免疫健康;乳双歧杆菌B420帮助控制全身脂肪量、躯干脂肪量、腰围以及能量摄入等而支持体重管理。此外,还发现摄食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l-05的结肠癌病人的肠道菌群的有益变化。
       来自养乐多本社中央研究所的辻浩和主任研究员分享了关于LcS益生菌菌株的一些最新试验结果。他表示,LcS益生菌对预防大肠息肉患者癌变、抑制大肠癌切除患者的变异性肿瘤发生、对慢性肠炎症状有抗炎作用、改善硬便人群排便状况及腹部症状、增强吸烟人群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等诸多健康特性有重大改善效果。

2、基因组学为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研究“另辟蹊径”

       宏基因组学为彻底了解整个肠道微生物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手段。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的研究计划,例如欧盟的胃肠道元基因组计划(MetaHIT),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肠道菌群基因与人类健康疾病的关系。美国在2008年推出一个类似的人体微生物组计划(HMP),为期五年,有1.15亿美元的总预算。这个项目的最终目标是测试人体菌群变化,以及其与人类健康或疾病的关联性。在中国,国家批准了感染性疾病相关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计划,该项目的目标是利用系统生物学,包括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感染性疾病的肠道微生物变化。 来自浙江大学感染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的秦楠博士通过定量宏基因组技术对98个肝硬化病人和83个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第一个肝硬化参考基因集,包括269万基因,其中36.1%为新基因;第一次发现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细菌起源于口腔;首次找到一种由15个基因构成的生物标记物,建立了肝硬化菌群失衡诊断的新标准(PDI指数),并在一个独立组群中进行了验证,可作为肝硬化诊断的强有力工具。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资源系主任Michael G. Gänzle教授通过基因组学的相关分析技术对谷物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不同分类,具有特殊功能性的乳酸菌菌株及其对于产品质量、风味、营养功能的不同作用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钟瑾团队针对乳酸菌NICE表达系统进行了基因工程改造,将NICE系统所需元件及目标蛋白插入位点同时构建在一个载体中,转化乳酸乳球菌,建立了新的更简便而稳定的NICE蛋白表达系统。优化的NICE系统在提高蛋白表达、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极具应用潜力,同时由于单个质粒操作更为方便,使其可能在其它对nisin相对敏感的宿主中得以应用,扩大了NICE系统的应用范围。

3、婴幼儿胃肠道健康与成长发育引发热议

       会间,在伊利集团的支持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再度举办益生菌与婴幼儿胃肠道健康专题,邀请来自河北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以及来自丹麦、美国的相关专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探讨益生菌与婴幼儿胃肠道健康、中国婴幼儿胃肠道健康状况等内容。
       目前,我国的新生儿出生率为全球最高,二胎政策放开后出生人口还将快速增长,婴幼儿配方乳品市场潜力巨大,但消费者对国外产品的认可度仍高于国产产品。通过基础研究带动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的发展是必然发展之路,与会专家指出,通过大量基础研究,设计优化配方,生产出更加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当前业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应用及产业化——推动益生菌领域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益生菌作为一个多元化朝阳产业,已涵盖食品、医疗、养殖、环保等多个领域。对其资源库的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益生菌开发,高密度培养技术、超浓缩制备技术、冷冻干燥保护技术、直投式发酵剂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行业在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方面的研究与产业化。益生菌产业正逐渐突破以酸奶及乳酸菌饮料为主要载体的产品格局,逐渐向保健食品、婴幼儿奶粉、泡菜、糖果、干酪、益生菌制剂等多元化产品方面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会议期间,在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起“益生菌+”战略启动仪式,旨为在各个领域推动益生菌的应用及产业化,让益生菌的健康益处惠及整个食品行业。正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理事长、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陈卫教授所言:“围绕“益生菌+”战略构筑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端平台,实现人才创新、产品创新与产业模式创新。这需要政府、企业、学界以及社会各方,从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着手,围绕营养与健康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市场特色、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发展之路。”
       同时,为了顺应益生菌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密切协作是重中之重。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兰威教授在乳酸菌产业化方面的观点十分“接地气”。他表示,发酵剂的核心是乳酸菌,借助于现在的生物技术手段,构建乳酸菌发酵剂菌株资源库,发掘或在已有的乳酸菌基础上开发,具有功能性,新型高效乳酸菌发酵剂,或者利用乳酸菌之间的关系,研发含有更多菌种的发酵剂,有利于改善发酵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
       此外,益生菌相关产品已拓展至保健食品领域。2016年2月26日发布并将于7月1日起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亦引起了益生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产业化,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黄建生也就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 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无限活力与生机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进行了“2015-2016年度乳酸菌行业创新产品”发布。产品分为乳酸菌饮料、发酵乳、菌粉及发酵剂三类。通过对近两年创新产品趋势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如下几个特点:

   “低糖”成为乳酸菌饮料类产品的一大趋势

       来自养乐多、味全、伊利、三元的四款创新产品中,全部为低糖产品。通过使用一系列不参与人体代谢的甜味剂原料,在保持产品原有口味不变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含糖量以及热量的摄入,适合人群更加广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成为引领乳酸菌饮料健康转型的典范。

   工艺及包装设备创新为发酵乳产品加分

       优诺乳业有限公司的优诺“优丝”系列风味发酵乳采用法式慢发酵工艺,发酵周期长达11小时,口感细腻醇厚,如丝般绵密柔滑。三元布朗旎烧酸奶风味发酵乳,将褐色乳饮料焦糖味与发酵乳风味完美融合,使其兼有发酵乳的营养价值和褐色饮料独特的焦糖风味。伊利利乐钻蓝莓味安慕希希腊风味酸奶通过菌种及工艺创新,解决了常温酸奶的保质期、质构和口感稳定性等技术难题。旺旺BB536风味发酵乳首创采用高阻隔片材EVOH,有效阻隔氧气,有效保护菌种活力,同时引用国际先进设备,使用四杯联手可分装不同口味。

   扎实的基础研究让菌种生产企业永葆生机

       杜邦营养与健康OWARU® PROTECT EarlyLife 益生菌经过大量临床试食实验研究发现,新生儿湿疹发病率显著降低,而且患病儿童的症状也可得到有效缓解。上海交大昂立的昂立超级益生菌粉由8株益生菌复合而成,所有菌株均来自我国健康人群肠道,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改善肠道健康作用明显。河北一然的发酵型乳酸菌Yo-C798-F,菌株来源于新疆传统牧区的传统乳制品,发酵能力强,产生的风味物质种类多,含量高;凝乳性能强,更适合发酵生产凝固型酸奶,赋予产品良好的形态质构,口感细腻滑爽。
      
       会议同期举办的“消费者课堂”活动,让科学的益生菌营养与健康知识在与专家、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互动中得以更深、更广地传播。优秀论文摘要选拔,鼓励了高校学子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此外,大会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相关生产企业,与企业科技人员近距离沟通交流行业发展。

Start at 2015-10-19 10:3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