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李娇副教授、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院士等 | 畜产与海洋食品绿色高质加工及减损增效理论
2024-07-05 新闻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浏览人次:0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畜产生产和消费国,肉、蛋产量保持世界首位,畜牧业和畜产品供给在大农业和大食物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推行“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传统畜产业向绿色生态型畜产业转型还需补齐发展短板。同时,在大食物观的视野下,积极发展“蓝色粮仓”战略,不仅关乎我国粮食安全,还能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和推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我国畜产与海洋食品产业在开发方式、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加工产业以初加工为主,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关键技术攻克能力弱;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智能化程度不高,推动畜产与海洋食品加工链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畜产与海洋食品领域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了该领域亟需解决的四个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包括解析畜产与海洋食品品质劣变机制,阐明其储运、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生物学基础,建立加工过程危害物控制、品质提升及营养健康理论与技术,构建动物肉和营养组分生物合成的细胞工厂。

在畜产与海洋食品加工储运过程品质劣变机制和开发减损理论与技术方面,构建生鲜动物源食品精准保鲜减损理论体系,解析传统特色肉制品加工品质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建立畜产与海洋食品组分氧化和内源酶系控制理论和技术;在畜产与海洋食品绿色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生物学基础方面,阐释宏量营养成分生物加工的酶学基础,聚焦畜产和海洋食品副产物的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畜产和海洋食品生物制造平台;在畜产与海洋食品危害物控制与品质保持及营养健康理论方面,探究原料及加工过程中危害物形成机制、识别溯源与阻控消减,完善畜产与海洋食品精准营养与人类健康基础理论;在畜产与海洋食品生物合成细胞工厂构建与高效制造理论方面,建立痕量营养成分生物合成细胞工厂,实现高养殖成本水产细胞培养肉的生物合成与高效制造。未来面对畜产与海洋食品产业发展的挑战和需求,围绕健康、循环、高效、低耗的绿色发展目标,聚焦新资源创制,加工制造技术革新,品质保持与增效,实现畜产与海洋食品安全化、高质化、生物化、营养化、智能化发展。基于多学科交叉的食品科技创新,布局低碳加工、生物制造、智能制造、细胞工厂、大数据、精准营养新业态,使畜产与海洋食品满足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安全、美味、个性化的需求,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提升我国畜产与海洋食品产业科技转型和健康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gR09I6yibQ5Jr3SF6OjH2jp0lcUWcAChxcJekc31qHwbfDu0sGsKI1zj8eaY5-Qqm9qBI5WseEGxeV2T15TwD5wrom51Uy8ycfc4DNEIxqd2PlPlFIb7Yw==&uniplatform=NZKPT

Start at 2015-10-19 10:30 AM